|
|
最近车友圈中,大把的问题,其中主要围绕钢材减配来讲,核心是01减配了但是前半年的宣传图却没换,而且说好的全球统一标准国内就钢材减配。
怎么说呢,失望是也有吧,毕竟车都买了来这一出,我们当然巴不得整辆车什么都是最好的。不过有一说一,大多数车主买车其实并不会看到这么细致的东西,这种事,其实就是所谓偷工减料和宣传技巧,毕竟换位思考,如果刚出新改款就直接刻意宣传我们钢材减配了,我觉得,没哪个企业真的这么勇。
作为车主,对这些维权的也好,水军也好,我觉得没有必要刻意针对什么,我们当然希望能有补偿和解释,但真的指望厂家全面退一赔三的我只能说醒醒吧。当年帕萨特断a柱都没有的事指望国产做到这一步,真这么亏,估计这牌子也差不多没了。
但是有一说一,不是说这事就这么算了,领克我了解了很久,这一年来各种改各种小细节包括商城app变动,领克的诚意确实不再如一开始那般,各种缩水,这种缩水就像对领克的一种评价说法,低于沃尔沃高于大多国产的及格线,不违规但越发往低下线靠。你可以说依然比xx强,真的到了收缩优惠后还要减配压缩福利才能运营了么?
我支持领克支持国产的发展,但领克的走向,让我不再有信心,再换车还能买领克么?我不知道,缩减福利,减配了钢材能给领克带来多少利润,领克是否又真的到了这种要靠这些手段才能维生的地步。作为一名普通的车主,我不知道将钢材不减配会增加多少成本,是否会让领克亏损,但我觉得既然主打了安全和全球统一,是否应该将“不将就”的态度进行到底?真的缺这么点预算我相信就算加了点价,该选择的车主还是会选择领克。
在我看来,领克是国产中的佼佼者,但领克并不是国产唯一的希望。在市场的竞争中追求利润,对安全将就了,对看不见的就觉得可以将就。不是做不好,而是为了资本市场而选择不去做好,这才是国产车的悲哀,这才是进口车顶着关税依然大把敛财的主要依仗。我从不信国产车质量就是不如合资这种话,2022年了,民用技术而已,我泱泱大国怎么可能会落后他国多少,生活科技的普及我们更先于他国!但,仅仅五周岁的领克,回收优惠,在看不见的地方减配,对车主app福利限制收缩,在这些小地方动手脚谋取利润,用新配置黑科技堆砌吸引,跟上了国产车的推陈出新,这才是让人觉得可悲的地方。我相信国人真的不缺减配了成本剩下的这些钱,为什么不将不将就进行到底呢?仅仅不到五年就有了踏上歧路,要用口碑换金钱了么?国产车崛起了,但也还没到能打压进口合资的地步吧,真的就这么心急么?失去了这些,领克还剩下什么优势,真要如此我为什么不买哈佛,买兄弟厂的吉利呢?豪华品牌用料减配先于普通品牌,不得不说颇为嘲讽。
我也吐槽过所谓合资啥都没有所以没东西坏才始终针对国产,说国产故障率,但这次,让我真的无法再自豪的说出,因为不是做不到,而是不愿做。我希望未来能给我信心,我也希望我的下一辆车还是领克,领克如果不行也总会有另一个国产。国产车的崛起需要国人的支持,但并不是国产除他无希望了。
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些感慨和对品牌的期望,并不想和人争执些什么,水军也好,慷慨激昂的车友也好,请不要过于在意。提车以来不是说没有问题,但是也不会吹毛求疵,没有什么是完美的,整体的感受还是可以的,所以对领克也还是支持,希望领克能做的更好。
(配图是给车贴车衣的一张纪念)
|
|